幼儿园中班数学课堂与数学有关的游戏有哪些?
一、幼儿园中班数学课堂与数学有关的游戏有哪些?
小狗学数学,骨头棒教学 ,玩与学,数苹果,2+2=4.......................
二、有没适合幼儿园中班孩子的数学游戏啊?
试试这几个数学游戏吧,看看宝宝是否有兴趣1、小鸭吃鱼 目的: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推理判断能力。做法:大人剪类型不同的纸鱼。无鳍的,长的,长的分长尾巴的短尾巴的各剪三四条。再剪有鳍的,又分长尾短尾,也是各三四条。无鳍有鳍的再剪些短粗的各三四条。再剪头是平平的三四条,尖头的三四条(剪法:在纸上画上要求的各类型鱼,下面摞上三四张纸,下剪子剪)。把这些纸鱼散扔在地上。跟孩子说:“你是个小鸭鸭,饿肚子了,想吃这些小鱼,小鸭想,我一样一样地吃,比如先吃长鱼短尾巴的,再吃长鱼长尾巴的,就这样,一样一样地吃,并且边吃边数。‘提示:可以把纸鱼拣到一纸盒内就算吃了。2、玩纸卡 目的:熟悉10以内数字的内在规律,提高分析能力及运算能力。做法:先做好三套写有1-10数字的卡片,发给孩子、爸爸、妈妈。游戏开始,三人围坐,明确游戏规定,第一个拿出卡片的让后面拿出卡片的少几多几,必须执行。比如第一拿出卡片的说:“比我卡片上的数必须多3,‘那么后拿的必须照办,如先拿的是5,后拿的必须是8,游戏开始后,轮流先拿三次(当然可灵活一些,目的是让孩子达到上述目的)。孩子先拿时,大人故意拿错,问孩子对不对、再向下进行。提示:还可要求举两数的和,为先举出的卡片上的数。3、堆豆顶一堆饼干 目的:练习10以内数字的分与合,提高分解组合能力。做法:大人在桌子上堆三堆菜豆(别的也可以如糖果花生豆)堆与堆之间距离稍大一点。如三堆菜豆分别是6、7、9颗,让孩子在每堆菜下面堆上两堆或三堆饼干,其数目之和等于上面那堆菜豆数。如第一堆菜豆是6,让孩子下面堆三堆饼干,应该是1、2、3,或是2、2、2。把三堆菜豆下面摆完,如都对就把菜豆拿开,再用饼干堆成不同数目的三堆,在这三堆下面再堆菜豆。还可反过来,堆六堆菜豆,下面变成两堆菜豆一堆饼干,达到数的分解与组合。还可加上书写,6=1+2+3……提示:注意卫生,让孩子洗手,桌面一定干净。
三、中班群数教案10以内游戏
1、能手口一致点数10以内物品并说出总数。
2、在操作中让幼儿感知1—10的数量关系。
3、乐于参与数学活动。
准 备
彩色串珠;“数字卡片”;圆点。
科学领域:10以内的点数(蒙氏)
活动过程:
1.预备活动。
师幼互相问候。
走线,线上游戏:拍手歌。幼儿一边走线一边念儿儿歌(儿歌附后),并创编相应的动作。
2.集体活动。
创设情境:小樱子的十彩棒糖店开张了,她的棒糖每串数量递增且颜色多样,小朋友们数一数,好吃的棒糖每串分别有几颗?
3.游戏活动。
① 卖棒糖。
教师扮演顾客来买棒糖,幼儿扮作店员根据教师的要求拿出相应的棒糖。如教师说“我要9个一串的棒糖”, 幼儿点数后,取出蓝色的串珠递给教师。
② ② 数字宝宝找朋友。
幼儿每人拿一张数字卡片,在活动室中寻找与卡片相同数量的物品。如“我找到10块积木、8个小碗、7根小棍”等等。幼儿还可以交换数字卡片找物品。
四、中班数学游戏《看谁的记忆力强》教案与反思
设计意图
幼儿数数能力的高低,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幼儿的匆力水平,影响粉幼儿智力的进一步发展,因此,开展了这次《看谁的记忆力强》活动。对幼儿进行数数训练,既要根据幼儿所具有的一般生理和心理特点,抓住教育的关键时机,又要依据各个幼儿的其体情况,开动脑筋,找出自己孩子能够接受、积极参与的理想或较理想的训练方式和途径,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。
游戏目的:
1、训练幼儿数数的能力,强化实物点数的能力。
2、锻炼幼儿的记忆力及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。
游戏内容:
1、准备1个苹果,2个皮球、3个梨、4个橘子;报纸若干张(其他幼儿熟悉物品皆可,家长可据情况引申)。
2、家长将准备好的物品散乱的放在桌子上,让幼儿向后转,等家长用报纸把这些物品覆盖起来布置好之后,再请幼儿转过身来坐好。
游戏时,家长对幼儿说报纸下面覆盖了许多样小物品,把报纸掀开之后,很快的看几分钟,并要记住这许多物品的名称和个数说完后,就打开报纸,让幼儿仔细观察约3分钟,然后用报纸遮盖起来。
最后让幼儿把物品一件件的说出来,有几个同类物品要说出同类物的总数。看是否说得多,说得对。
游戏指导:
1、家长布置物品时,幼儿不许回头窥看。
2、物品的体积不要太大,以小物品为宜,而且是幼儿认识并能叫出名字的。
3、观看的物品根据幼儿的反应能力,可多可少,难度提高。比如:两个苹果、三个梨、三块积木、四只笔。
4、可以请小朋友来家中一同玩游戏。看谁说得多,看谁说得快。
活动反思
幼儿园数学教学是“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、量形时间大小、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,建立初步的数概念”。但数学所特有的抽象性、精确性和广泛应用性这三个特点,对幼儿来说是相对难理解的活动过程。以师生互动的流程图为主,适度地运用一些辅助教学,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、趣味性,在实际教学过程中,比较活跃,一些能力弱的孩子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操作内容。
能引起孩子的喜爱,活动符合中班孩子的心理需求。把枯燥、抽象、严谨的数学让孩子掌握,还要有新颖有趣的环节和语言来引起孩子的注意,并让孩子们积极的去想、说、做。本活动以小朋友喜欢的游戏为主。整个活动孩子们能积极主动参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