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游戏攻略 > 幼儿数学游戏

幼儿数学游戏

2024-06-12    来自:未知    admin

一、幼儿数学游戏

最简单省事的办法:扔幼儿园交给老师,如果有条件用心一点的话,自己带着玩,自己教,不过你得费脑筋。或者让孩子用电脑,上网玩那些数学益智游戏,比如欧拉岛

二、如何指导小班幼儿开展桌面游戏?

教师对游戏的指导:

为幼儿创造游戏条件:

1. 游戏时间:教师要为幼儿桌面游戏安排充足的、相对固定的时间。时间可以相对固定在晨间、餐前、下午体育锻炼后。既可以安排独自游戏,也可分组或集体进行。

2. 游戏地点: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:和谐、宽松的心理环境是促进创新能力发展的首要条件,只有在和谐、宽松的环境中,幼儿心情愉快、思维灵活,容易激发创新意识。不同类型的桌面游戏应选用不同的场地。小型积塑、积木和废旧半成品的粘合活动可以围桌而坐、分组进行,材料可以轮换;稍大一些的桌面游戏,可以在地板、地毯和光滑的水泥地上活动等。

3. 游戏的材料:提供合适的的材料是桌面游戏指导的重要内容。小班可以用小型盒式积木,小型空心积木,大号积塑块,大号齿型积塑,插板,木珠沙箱水箱,玩沙工具如塑料铲子、筛子勺子等等。小班幼儿好模仿,因此同一种品种的玩具的数量可尽量多准备一些,以免因玩具少引起纠纷。提倡简易结实,一物多玩。即使是玩法单一的材料,也可以想方设法挖掘它的潜在创新因素。如:接图游戏,这种游戏总是拼出一只动物或一样东西,等幼儿拼成后,可以启发幼儿思考:你是根据什么一步一步拼出来的,有的幼儿说:“我是看线条来拼的。”有的幼儿说:“我是看颜色来拼的。”还有的幼儿说:“这是大公鸡的鸡冠,应拼在大公鸡的头上。”,同时提供给幼儿的材料还须注意区别难易层次。如:在拼图区提供有底样的三只狮子的木制拼图,到单独的数字、英文字母拼图,到大型泡沫拼图和较难的纸制小块拼图,这样由易到难,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。

4. 指导要点:在游戏过程中,要引导幼儿直接观察,认识物体各部分的名称、形状、大小、组合关系和结构特征。在晨间桌面游戏时,更注重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,让幼儿自由自主地进行游戏,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,自由选择合作伙伴,小班幼儿活动的持久性差,若幼儿对一游戏感到厌倦时,可以允许孩子重新选择游戏内容,保持他们对桌面游戏活动的兴趣。

教师的观察:教师要深入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需要和表现。

1. 观察儿童所选材料的类型。

2. 观察幼儿游戏时有无目的、有无计划等

3. 观察幼儿与同伴的交往和合作能力。

4. 观察幼儿遇到困难怎样解决。

5. 观察玩具的整齐、美观等。

指导方法:

教师通过语言启发、建议和评价影响幼儿的桌面游戏。采取鼓励、启发的方式具体指点、帮助解决困难和提高技能,激发创造力,也可进行专门的示范、讲解等。活动结束前,教师要对幼儿的活动情况作一个简单的小结,可以请孩子介绍自己的作品、可以表扬有礼貌的孩子、操作常规好的孩子,或者对下次活动提出新要求等。另外,在桌面游戏时,当教师看到幼儿建构成一件作品,就可以立即拿出来让其他小朋友来观察,这个作品像什么,让幼儿从各个角度观察,各抒已见,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。

三、大家幼稚园的时候都玩些什么游戏

一、游戏的内容的特点

小班儿童的游戏,在很多地方还跟婴儿的游戏差不多,游戏的主题更多是反映一些日常生活的事,一般总是摹仿大人的一些动作。当然,小班儿童已经开始不满足于单纯动作的重复,而是力图赋予这些动作以一定的意义。例如,小班儿童已不像婴儿那样只是把匙子放在布娃娃的嘴上,简单地重复喂的动作,而且还力图做出妈妈的样子。

在中班儿童的游戏中,经常出现大人的一些劳动和生活内容,例如,反映大人的劳动和家庭生活的“过家家”等游戏。

大班儿童的游戏内容更加丰富、更加复杂。在大班儿童的游戏中,已经可以经常看到反映社会生活、关系的游戏,例如,“公共食堂”、“”等游戏。

举个例子:小班儿童在作“”的游戏时,总是满足于一些医疗用具如听诊器、器、镊子等等的运用。而中班儿童则把“护士”和“病人”的关系作为“医生”活动的主要内容。到了大班,开始出现“医生”对“病人”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等等。

二、 从游戏的形式看

小班儿童的游戏在很大程度上,受周围事物如玩具、材料等的直接支配。比如,小班儿童当拿起橡皮管(听诊器)的时候,就说“我是大夫”,只是在听诊器这个游戏材料的直接刺激下,儿童才体会着“医生”这个角色的活动,如果没有听诊器,那儿童常常不可能扮演“医生”这个角色。而且,小班儿童在游戏中发生纠纷,也往往是由于争夺玩具或游戏材料而产生的。

中班儿童的游戏,情况就不一样了。中班儿童在进行游戏的时候,一般都能从分配角色开始,这就是说,儿童对自己的游戏活动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性。他们已经不像小班儿童那样,只对游戏用具感兴趣,而是力图进一步理解和表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意义和任务。例如,作“开火车”游戏的时候,不是只满足于摇摇手里的红族,或“鸣鸣”地学火车叫,而是力图体现开火车过程中各种人物活动的关系。游戏中的纠纷也常常发生在角色的分配上。

大班儿童的游戏,有了更大的变化。大班儿童开始能事先计算自己的游戏,商量分配游戏的角色。而且,也能更多地理解和坚持游戏的规则。在游戏中如果发生争执,一般都能用游戏规则来解决问题。这时游戏中的纠纷常常是由于执行游戏规则而引起的。

三、其他特点

小班儿童很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,兴趣常常转变,在大多数情况下,对同一个游戏,往往只能玩几分钟或最多十几分钟;中班儿童可以持续做一种游戏达40~5O分钟;大班儿童往往在好几天内连续做一种有兴趣的游戏。

小班儿童的游戏参加的人数很少,大多数喜欢做个人游戏,即便在一起玩参加人数也是很少的(2、3人);中班儿童游戏的集体则扩大了;至于大班的游戏,常常是集体性的游戏,而且每一个角色要按游戏的情节和规则行动,从而能使彼此之间的行动更加协调一致